為了迎戰貧富差距、氣候變遷、性別平權等議題,2015年,聯合國啟動「2030 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poment Goals, SDGs),提出17項全球政府與企業共同邁向永續發展的核心目標——第三項為「確保及促進各年齡層健康生活與福祉」。這項目標的條例與核心精神是什麼?國內外又有哪些實例與反思?
3.1 到西元 2030 年,將全球孕產婦死亡率降低到每十萬活產不到70人。
3.1.1 產婦死亡率
3.1.2 因醫療技術人員提升之出生率
3.2 到西元 2030 年,消除可預防的新生兒以及5歲以下兒童的死亡率,所有國家將新生兒死亡率降低至每千人死亡 12 人,5 歲以下兒童死亡率降低至每千人死亡 25 人。
3.2.1 5 歲以下死亡率
3.2.2 新生兒死亡率
3.3 到西元 2030 年,消除愛滋病、肺結核、瘧疾以及受到忽略的熱帶性疾病,並對抗肝炎,水傳染性疾病以及其他傳染疾病。
3.3.1 每千名未感染人口的新愛滋病毒感染數量(按性別、年齡、關鍵人口計算)
3.3.2 每千人的結核病發病率
3.3.3 每千人的瘧疾發病率
3.3.4 每 10 萬人 B 型肝炎發病率
3.3.5 針對被忽視的熱帶疾病採取干預措施的人數
3.4 到西元 2030 年,透過預防與治療,及促進心理健康與福祉,將非傳染性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3.4.1 歸因於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或慢性呼吸道疾病的死亡率
3.4.2自殺死亡率
3.5 強化物質濫用的預防與治療,包括麻醉藥品濫用以及酗酒。
3.5.1 對物質使用障礙的治療干預措施(藥理學、社會心理學和康復治療和後期服務)
3.5.2 15 歲以上人口每年酒精人均消費量
3.6 到西元 2020 年,讓全球因為交通事故而傷亡的人數減少一半。
3.6.1 道路交通傷害死亡率
3.7 到西元 2030 年,確保全球都有管道可取得性與生殖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家庭計畫、資訊與教育,並將生殖醫療保健納入國家策略與計畫之中。 3.7.1 育齡婦女(15-49 歲)擁有現代化家庭計畫的比例
3.7.2 每千名青少女的生育率(10-14 歲、15-19 歲)
3.8 實現全民醫療保險,包括財務風險保障,取得高品質基本醫療保健服務的管道,以及所有的人都可取得安全、有效、高品質、負擔得起的 基本藥物與疫苗。
3.8.1 基本健保服務涵蓋率(包括生殖系統、孕產婦、新生兒和兒童保健、傳染病、非傳染性疾病等的基本服務平均涵蓋範圍)
3.8.2 家庭保健支出在家庭總支出或收入中所占比例大的人口比例
3.9 到西元 2030 年,大幅減少死於危險化學物質、空氣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其他污染的死亡及疾病人數。
3.9.1 歸因於家庭和環境空氣污染的死亡率
3.9.2 歸因於不安全的水、衛生不安全和缺乏衛生造成的死亡率
3.9.3 意外中毒的死亡率
3.A 強化世界衛生組織煙草管制框架公約在所有國家的實施與落實。
3.A.1 15 歲以上人口因使用煙草的患病率
3.B 對主要影響發展中國家的傳染以及非傳染性疾病,支援疫苗以及醫藥的研發,依據杜哈宣言提供負擔的起的基本藥物與疫苗;杜哈宣言確認發展中國家有權利使用國際專利規範-與貿易有關之智慧財產權協定(以下簡稱TRIPS)中的所有供應品,以保護民眾健康,尤其是必須提供醫藥管道給所有的人。
3.B.1 在可持續的基礎上獲得負擔得起的藥物和疫苗的人口比例
3.B.2 對醫療研究和基本衛生部門的官方發展援助總額
3.B.3 具備一套可持續獲得、可負擔、相關和必要的核心藥物的保健設施所佔比例
3.C 大幅增加發展中國家的醫療保健的融資與借款,以及醫療保健從業人員的招募、培訓以及留任,尤其是 LDCs 與 SIDS(小島嶼發展中國家)。
3.C.1 衛生工作者密度和分布
3.D 強化所有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針對國家和全球健康風險的早期預警、風險降低及管理能力。
3.D.1 國際衛生條例(IHR)的能力和衛生應急準備
3.D.2 特定抗生素抗藥性生物導致血液感染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