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範圍 4 避免排放:拓展企業碳排計算的新維度

範圍 4 排放的意涵

在不斷發展的企業永續發展格局中,「避免排放」或範圍 4 排放的概念與《溫室氣體議定書》(GHG 議定書)所確定的傳統溫室氣體排放類別兩者日益受到重視。範圍1 涵蓋自有或受控來源的直接排放,範圍2 包括購買能源產生的間接排放,範圍3 涵蓋公司價值鏈內的所有其他間接排放,而範圍4 則引入了一個新穎的維度,重點關注已實現的減排量是透過使用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對於尋求全面了解其環境影響的企業來說變得越來越重要。為什麼應避免範圍 4 排放,也稱為「避免排放」,代表了環境永續性和碳核算中的一個相對較新的概念。該術語由世界資源研究所於 2013 年引入,為衡量公司對溫室氣體 (GHG) 排放的影響提供了新穎的視角。與傳統範圍(範圍 1、2 和 3)重點關注與公司營運和價值鏈直接或間接相關的排放量不同,範圍 4 排放量考慮了因使用產品或服務。

範圍 4 排放定義與實例

範圍 4 排放被定義為產品生命週期或價值鏈之外發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但作為使用該產品/服務的直接結果。舉個例子:如果一家公司生產節能設備,則消費者使用該設備而不是效率較低的型號所節省的排放量被視為範圍 4 排放量。這個概念將碳核算的範圍擴展到公司的直接和間接排放之外,包括其產品和服務對環境的更廣泛、正面的影響。再舉個綠建築:涉及永續建築材料、節能建築技術和綠色建築的公司可以透過減少其專案的能源足跡來計算範圍 4 排放。

以採購薪傳智庫服務為例:範圍 4 排放:電話會議設備和服務,減少了旅行的需要,產品憑藉其效率或功能,有助於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而避免了本來會發生的排放。創新創造這些是由於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投資而避免的排放,即使總銷量增加,也可以實現更有效率的產品設計,更全面地了解公司對環境的影響,突顯其產品或服務的積極外部性。碳核算的這一方面對於全面了解公司的碳足跡及其對淨零經濟的貢獻至關重要。因此,報告範圍 4 排放不僅涵蓋公司直接或間接負責的排放,還涵蓋公司透過其產品或服務幫助防止的排放。

範圍 4 排放在投資決策中的崛起

世界資源研究所 (WRI) 建議企業首先應重點計算和報告其範圍 1、範圍 2 和範圍 3 的排放量,以全面了解其總排放情況,再考慮範圍 4 排放(避免的排放),步驟至關重要。隨著報告標準的發展,特別是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工作小組(TCFD) 和國際永續發展標準委員會(ISSB) 的期望越來越高,人們越來越期望更多的組織將開始測量和報告範圍4 排放。隨著範圍 3 排放報告的日益普及,這一轉變預計將獲得動力,標誌著環境責任和透明度領域的重大進步。影響力投資者:這些尋求積極社會或環境成果的投資者在確定公司價值時,通常將避免排放作為關鍵指標,投資者對範圍 4 排放的關注反映了不斷變化的投資格局,其中環境影響在投資決策中發揮重要作用。

返回消息列表